English

姜维之与他的培华女子大学

姜维之和学生在一起畅谈培华女大美好的明天。
2000-11-1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王劲松 本报通讯员 王如 我有话说

金秋十月,记者慕名来到陕西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整洁幽雅的校园环境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特别是该校尊师爱生、奋发进取、不甘人后的精神风貌令人钦佩不已。在这里,久违了的传统学风、教风得到继承和发扬。学校建立虽然只有16年,但是在陕西省已小有名气。培华女子大学为什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社会的认可并给予高度评价?这与校长姜维之正确的办学思想、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及人格魅力分不开。

爱党报国 钟情教育

姜维之校长今年72岁,虽已过古稀之年,可他声音宏亮,思路清晰。每当人们问起他一生中最大的幸事是什么时,他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我59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解放初期,姜校长就申请入党,可这愿望因家庭出身不好一直未能实现。1958年,他被错划为右派,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他的这一夙愿才得以最终实现。在入党宣誓仪式上,姜校长代表全体新党员讲话,他激动万分:“万没料到,我这个昔日的右派还能入党,我一定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直至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姜校长常说:“一个共产党人不仅应该具有美好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且应该有为实现这个伟大理想执着奋斗的行动;不仅要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而且还应该具有表现这颗美好心灵的实绩;不仅要具有‘共产党人’这个光荣的称号,而且更应该具有与这个称号相匹配的积极而突出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历史赋予自己的光荣使命。”正因为他有很高的修养,广阔的胸怀,多年来尽管受了很多磨难,但对党的信念始终不变。

姜校长从开始工作那天起,就对教育情有独钟。1949年,西安解放,他到西安培华女子职业学校任教,1952年,出任该校副校长并主持工作,1956年,学校迁往东北改名为长春统计学校,姜维之仍任副校长。1958年,被无端戴上“右派”帽子,下放劳动改造。1978年彻底平反并恢复了工作。20年的风雨造就了他刚强、坚定、自信的性格,在改革开放政策的鼓舞下,在中央和省市领导的关怀及各界人士的支持下,1984年7月26日,姜维之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民办女子大学——西安培华女子大学。

万事开头难。培华女大刚一创办,靠什么去燃起开创新局面的烈火?姜校长连闯“三关”:第一,“观念关”。他说:“我们办前人没有办过的事,必须要解放思想有闯的精神,‘冒’的精神,有敢于担风险的勇气,甚至要有牺牲精神。”他身体力行,不怕担风险,甚至把自家的家财全部奉献到学校的建设中去。第二,旧的体制关。办学之初,人们对办女子大学持怀疑态度,认为办女大是历史的倒退。姜校长做了大量说服工作,心诚石开,培华终于宣告成立。第三,“区域关”。培华创办初期,由于地处贫穷的大西北腹地,严重的缺信息、缺人才、缺资金。他及时提出了学校的发展战略:“敞开校门,引进资金;广开门庭,重视信息;重用人才,大胆招聘”,并制定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特殊政策。

在学校,他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干得最累。一年365天,他难得吃上一顿应时饭,睡上一个囫囵觉。一年又一年,姜校长很少休过一个节假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姜校长的以身作则,带动了一大批钟情培华、钟情西部、默默耕耘的教职员工,大家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想学校之所想,急学校之所急,使学校不断发展壮大。

高瞻远瞩 独辟蹊径

培华成立了,但办学经费严重短缺。姜校长开动脑筋,迎难而上。他凭着良好的社会关系,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当年的学生恳切求援。于是,一年四、五十万元的资金陆续从四面八方投入培华。可是,有限的资金和学杂费,使姜校长在资金使用上常常感到捉襟见肘,吃了上顿没下顿。他认为这不是学校发展的长久之计,必须想方设法让培华在经济上实现自给自足。

1992年,恰逢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给了姜校长很大启发: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只能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姜校长独辟蹊径,开拓了一条“以教带企、以企养教、产教结合、两手都硬”的办学之路。他创办了培华城市信用社、培华科工贸公司和西安通达房地产开发公司三个经济实体,实现了以校办企业养校的设想。

为了把实体办好,又不耽误教学工作,姜校长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他不知跑了多少路,熬了多少夜,加了多少班。功夫不负苦心人。两年后培华经济实体开始赢利。有了自己的“摇钱树”便从根本上缓解了培华经济紧缺的困难。

然而,姜校长却由于劳累过度导致左眼失明,右眼仅有0.4的视力。面对刚刚起步的培华企业,他忍着病痛,坚持到学校、企业第一线摸爬滚打。每逢周一、周三、周五,他在学校上班;周二、周四、周六则去公司洽谈业务,近乎陀螺般地运转。人们对姜校长十分敬佩,又难以理解:“姜校长,您这么大年纪了,身体又不好,图什么呢?”他笑笑说:“教育事业胜过我的生命,我离不开他。”

他认为,正己而后可以正业,自治而后可以治人。作为教育人的人,首先自己要正,要为人师表,其后才能去教育别人,别人听了才信服。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他都高标准、严要求。每年招生季节,都有一些家长送钱送物,但都被姜校长一一拒之门外。有一年,一位干工程的朋友给姜校长家里送了一笔钱,姜校长第二天就派人退了回去,于是得罪了这位朋友。对此,姜校长毫不后悔,他说:“我是党员、是校长,一旦做了不合适的事,不但影响个人形象,难以正人,也影响学校声誉,不能拿原则做交易。”

随着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现在,培华女大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水平。目前,培华先后筹措6000多万元,在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购置了120亩土地,建造了设计新颖、风格别致的培华新校舍,如今,首期综合教学大楼1.8万平方米,两座七层学生公寓面积1.6万平方米,学生食堂3千平方米,都已投入使用,再加上职校教学大楼及住宅小区,使学校总建筑面积达8.5万平方米。今年,占地170亩的二期校舍建设工程——第二教学基地也已投入建设。对此,姜校长并没有满足,他以自己办学的执着和个人人格的魅力广交社会各界朋友,为学校争取了多方面的支持。迄今为止,先后有日本、德国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70多个友好团体来培华参观和交流。加拿大驻华使馆为学校捐赠了一套小型图书馆设备;原全国政协常委、培华女大名誉董事长傅学文女士将自己生平节衣缩食积蓄下来的6.5万元捐赠给学校,设立了“力学”奖学基金;香港爱国人士李幼广先生为学校建设无偿捐资200万元人民币。

姜校长一手抓教育,一手抓产业的思路和做法,使培华资金累计近3亿元,而他却始终坚持只领校长的一份微薄的工资。有人说他傻,他却不以为然:“我办经济实体的目的是为培华开辟一条财源,补贴教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的教育质量再上一个台阶,至于我个人除了奉献,别无他求!”

办特色校 创名牌校

姜校长说,今天的女子,是未来的母亲,母亲的素质影响未来全民族的素质。陕西、大西北要改变落后的面貌,加快发展,没有高素质的妇女广泛参政和参与社会文化经济活动,西部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女子社会地位比男子低,接受高等教育比男子难,女子要彻底解放,就要提高文化、科学、思想素质。创办女大,可以为女子接受高等教育开辟更多途径。这是该校办女大的初衷。

在办学中,他们根据女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与男孩子不同,女孩性情温柔、细致,自控、自尊心、向上心理比男孩子更强等优势,积极探索女性的教育方法,教育原则,发掘女性潜在的智慧优势,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诚实、严谨、崇德、进取,与他人合作,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女性。学校的校训是“校誉至上,质量第一,自强不息,开拓前进”。姜校长说:“我们一定要办出质量,办出水平,在西安市、陕西省、大西北,乃至全国成为独具特色的名校。”

培华有一支过得硬的师资队伍:全校教职工280名,教授、副教授占34%。

在教学中,他们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改革教学。学校现有中文系、财经系、艺术系、计算机系、外语系、法学系、电子系、成人教育学院及培华职业技术学校等7系、一院一校共20个专业,各类在校生5000余人。为了密切结合社会需要,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做了大量而认真细致的社会调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改革。1996年开设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前,学校做了大量的社会调研,他们了解到仅西安市就有各类广告经营单位140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电台、电视台、报刊社广告部门等需广告从业人员1.2万人。该专业建立后,每届学生供不应求。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日语、艺术概论、设计素描、设计水粉、广告学、平面广告设计、视觉传达设计、CT设计、广告摄影、计算机多媒体设计、构成设计等13门课程,这些课程知识宽泛,既打好坚实基础,又适应面广,有一定超前性。

外语系在开设前也做了大量的调研,了解到农村中小学外语教师缺乏,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急需口语好的人才。同时了解到普通高校的学生普遍听力和口语是薄弱环节。于是学校修改了教学计划,增加了口语课,由原来的180课时增加到212课时,此外,还增加了视听课144课时,并聘请了外籍教师,加强口语训练。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学校还经常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外语角活动,鼓励学生外出与外国朋友交谈,作义务导游员。国家对专科院校不要求英语过关,因为学生所学课程只学习到三级,但该校学生每年通过四级英语考试的达20%,通过6级英语考试的达3%,今年外语系学生的课程已学到四级,届时四级通过率将超过50%。

培华女大2000年前是陕西唯一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大学,严格按高考分数线录取,学生全都是从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考生中录取的,录取的考生均达到第三批高校录取分数线。办学16年,为国家培养出万余名优秀人才,就业率达98%。学生毕业后与公办大学待遇一样,所不同的是:公办大学经费由国家拨款,而民办大学经费则全部由学校自筹解决。按物价局规定,培华向学生收取的学费数目非常有限,培华实行的收费走读、毕业生择优推荐及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这比国内高校的收费、不包分配等改革举措整整提前了十年。

德才兼备 全面育人

姜校长说,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学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用社会主义公德、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准则去塑造学生的思想,形成一个健康、文明、向上、和谐的校风。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日常的具体工作中,融化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这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保证。

学校认真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学时上课。同时开展了许多符合当今青年学生特点活动,在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下,提高认识水平。校团委组织学生先后开展了讨论“职工下岗问题”,演讲“怎样做一个人才市场所需要的大学生”,辩论“国家计划分配好,自主择业好”等等。学校坚持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了7处教育基地:革命圣地延安、贫困山区兰田、致富典型———礼泉县袁家大队、太白山、旬阳、云南大理、西双版纳等地,暑假组织学生到基地考察。今年暑假许多学生参加了“三下乡”活动,把知识带给偏远农村,为农民讲法律,给村民剪裁服装,教农民化妆美容,通过实践培养了她们的吃苦精神。此外,学校还请名人、专家做报告:“作家离我们有多远”、“女强人的经历”、“燃烧的生命”、“艺术家的修养”,请兄弟院校的研究生谈“大学生活,学习方法”等,并不定期举办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校组织学生业余党校7期,每一期的第一讲都是由姜校长亲自主讲,先后参加听课的学生1000多名,其中写入党申请书的达300多人,有11名学生入了党。

学校还组织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陕西省和西安市举办的各种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强、自信意识。1996年获西安市教委“双学”知识竞赛一等奖,1997年获陕西省“大学生迎香港回归”知识竞赛二等奖,2000年获陕西省大学生大合唱比赛银奖第一名和军用枪弹射击比赛个人比赛第二名,并获团体精神文明奖。

该校十分注重通过日常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学校制定了生活起居各项制度,狠抓贯彻执行,常抓不懈。在普通高校中,相当多的学生逃课现象屡禁不止,更别说迟到,可是在培华女大看不到这些现象。在这里,早晨8点10分上课,而学生7点50分到8点各班均已全部坐到教室,没有一个学生迟到的。教师也提前做好了上课前准备,连一分钟都不会晚。学校要求每天的作息制度必须严格遵守,学生干部认真考勤,对上课的人数做记录。晚上7点半上自习,10点半前学生必须回到公寓,11点熄灯就寝。对于晚回公寓的学生,学校保安人员详细登记,必要时将进行实地调查。这样,学校从抓好一日的作息制度入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使学生逐渐自觉地规范自己,日久成自然。

学校还开设了心理课,根据女孩子的特点,举办心理讨论,开展心理咨询,做好心理辅导。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了“千姿模特队”、舞蹈队、文学社、篮球队、健美操队,把群众性文体活动与专业队结合起来。学校中的各种活动均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姜校长在资金上给予全力支持,有效地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自立能力。

学校规定,对于那些来自商洛等贫困地区的学生,学校除减免学杂费,每月还给每位贫困生补助100元。在这里,人们处处看到或听到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和动人故事。学校职工董光复病故前,将自己未成年的孩子董诚托付给姜校长,校长像父亲般照顾着。教师们关心学生,对学生高度负责,学生的作业,教师全部认真批改。有些教师外校高薪聘请不去,星期六、周日他们到校为学生答疑解难,不要报酬。辅导员康妙云老师,下雨天,将家里的雨具全部借给学生,而自己则淋着雨上下课。卫朝霞老师自己掏钱奖励学习好的学生;学生生病了,教师主动给学生补课。一位河南籍学生病了,李红玲老师把学生送到医院,陪床一夜,第二天坚持上课;一位外语系的学生病了,系主任、辅导员老师带着水果去看望生病的学生;有位学生生病了,夜里怕学生上厕所不方便,老师就把走廊的灯整夜亮着……

学生之间友爱互助在这里更是比比皆是。虽说都是女孩子,但很难看到因小事吵架红脸的。班集体就是家。许多班级开展了“手拉手一帮一”活动。98年服装设计班的22名学生,刚入学时差异较大,有的同学功课不及格,同学们开展了“一帮一”活动,到后来全班同学文化课门门都在85分以上,到毕业时,全班同学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平时同学之间非常友爱,邹莹同学脚被砸伤了,在一个多月里,全班同学排着日期,背着这位同学上厕所,上下六层楼去上课,愣没拉下功课。在这里,同学的生日,全班为她过,在校广播站点歌,为她祝福。

在培华这个大家庭里,大熔炉里,每位教师、学生都受到了感染和熏陶。性格孤僻的,变开朗了;娇气的,变泼辣了;胆小的,变自信了;懦弱的,变刚强了。外语系有位学生叫雍涛,家在农村,没有父母靠哥嫂务农供她上学。刚到学校时她性格孤僻,少言寡语。然而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人歧视她,而且都纷纷与她交朋友。学校也给她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让她增加点收入。在这样温暖感人的大家庭中,她变了,不但性格变得活泼开朗,而且现在在班上非常活泼,秋季迎新生会上,她还表演了节目。

计算机系98级1班的李静同学告诉记者,最近西安市举办了一次人才交流会,我们明年才毕业,可我和几个同学想锻炼一下自己的自信心,也赶到了会场,开始我们只问一些小公司,后来我们就到大公司摊位去推荐自己,他们不看你是本科还是专科,而看能力,让我们填表,我们觉得我们行。记者在学生食堂随便与几位同学聊天,彭芳、赵曼、卢婷是计算机系的,记者问他们:“你们感到这所学校怎么样?”她们异口同声地说:“学校挺好的,西安市都知道这所学校,这儿住得好,吃得好,环境美,我们挺自豪的!”

在校园里,记者恰巧遇到从该校毕业的学生庞蔚江,她非常怀念母校,经常周六到校看望老师。她向记者讲述在校三年的难忘时光:“我当班长三年,我们班年年都是优秀班集体,每年不管市里还是省里有什么设计比赛,全班同学人人参加。‘唐城杯’、‘中华杯’、‘长乐毛纺杯’,好多大赛都参加了,每次都获得奖项。学校教育学生要自强、自立、自信、自尊、自爱,同学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尤其是参加工作后,我的自信心很强,在工作中我干的不比男同事差。培华三年造就了我们女生自信、自强的良好心态和不甘人后的进取心。我们班毕业时,不等学校分配,就有一半同学自己找到了工作,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目前全班同学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各当一面,干得很出色,并有不少同学获得单位这样那样的嘉奖。培华教给了我们学识,更教给了我们怎样做人。

清晨,天刚蒙蒙亮,如果人们走进培华女大的校园,你会看到教室里,早已有许多学生在晨读,背单词,念外语,背古诗文;周六、周日,教室里,图书馆,都有不少学生在看书学习,他们刻苦攻读的倩影,奋发向上的风韵,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学校的张老师、戴老师、肖老师、王老师,许许多多的老师告诉记者:这所学校管理严格规范,学生勤奋好学,非常懂事,十分可爱,他们干得开心,舒心。

16年来,培华女大全校师生自强不息,其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98年,经陕西省教委批准,培华执行了“浮动学制”,对于本校二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经考试成绩优秀者可转入相应院校的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本科学习,当年就选拔了20名学生升入本科,1999年又有40名学生升入本科进行深造。培华女大被省教委定为陕西省英语四、六级考试设点单位,使培华成为陕西省唯一获此资格的大专层次的普通高校。1999年7月经专家评审,培华女大计算机实验室被陕西省教委批准为陕西省普通高校基础课合格实验室,这是西安市属高校中首家达到标准的高校合格实验室。

多年来,培华女大广泛开展对外交流,1987年,学校与日本京都成安女子大学缔结为友好学校,互相开展校际交流,并从1997年起,每年学校选派优秀学生赴日本留学;1999年学校又与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签订了派遣留学生的协议。如今学校正积极探索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经济实体携手,以实现远距离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加强了与国际教育、文化的接轨,为学生开辟一条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

姜校长以其卓越的办学成就,成为中国民办教育当之无愧的带头人,获得中国民办高教委员会颁发的创业奖。几年来,他先后被授予“西安市先进教育工作者”、“老有所为精英奖”、“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